2024年的3月是车企复活月。
“2023年10月,吉利汽车集团、爱玛科技创始人张剑、知豆汽车创始人鲍文光、金沙江联合创投、三峡资本、深圳远致富海等,合力推动知豆汽车实现资本战略重组。”前两天,知豆汽车以一则官微宣告自己起死回生。
差不多的时间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了一则工商变更,“原全资股东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这标志着奇瑞汽车已正式将东南汽车收入囊中;上周海马汽车又发布了《关于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委托管理的公告》,宣布将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及全部资产,委托郑州航空托管5年。结合此前高合或将由长安接盘的传闻,汽车人或许能明显感受到,这个行业正掀起一股兼并重组潮。
“胡汉三又回来了”
成立于2006年的知豆汽车是中国最早进入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获得“双资质”的车企之一。在诞生之初,知豆汽车定位A00级纯电市场。受惠于当时政府慷慨的补贴政策,A00级市场一度相当火热,那段时间,知豆汽车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躺赚”。
直到2018年,国家补贴大幅退坡,A00级电动车市场遭重创,失去了性价比优势,知豆汽车的好日子到头了。2018年知豆汽车年销仅1.53万辆,同比降幅约64%。2019年,企业加速向深渊坠落,资金链出现危机的知豆汽车在当年先后48次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创始人鲍文光自此走上寻求资本重整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5年。
直到前两天,知豆汽车才宣布已在2023年10月实现资本战略重组。知豆汽车的新车由兰州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南京知豆汽车有限公司则作为重整后的知豆的投资主体。
而南京知豆的最大股东为杭州吉铖,杭州吉铖的主要股东有三个,分别是爱玛董事长张剑、吉利全资子公司吉利启征CEO淦家阅,二者各持有约36%的股份,知豆汽车创始人鲍文光持股近27%。
归来的知豆汽车打算重操旧业,推出的重组后的首款产品彩虹知豆,定位仍是纯电微型车。这款车将在今年4月上市,计划首先在国内进行销售,后期布局海外市场。
就在知豆汽车官宣复活的同一天,“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全资股东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奇瑞汽车对东南汽车的收购终于尘埃落定。
其实,早在2022年网上便流传出一份关于奇瑞汽车与东南汽车合作的规划资料。根据合作规划资料,奇瑞汽车对东南汽车收购的第一步是以“贴牌车”的形式,在2022年实现2.4万辆销量目标,帮助东南汽车保全生产资质。这算是双方合作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2023年,目标是实现7.5万辆销量,东南汽车将对奇瑞车型进行换标申请,公告销售其改款车型产品,对生产线改造,实现本地生产东南汽车。
第三阶段,2024年后,双方将联合开发三款全新车型,并在2024年达成15-40万台的销量目标,同时将建设25万台年产能的新工厂。此外,双方将在未来10年完成306万辆的销量,营收达到2730亿元,将带动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价值2178亿元,合计近5000亿元。
计划看似很周密,但10年306万的销量目标终究是个不小的挑战,不知合奇瑞与东南汽车之力能否完成挑战。
奇瑞正式吞并东南汽车后没几天,和东南汽车同样奄奄一息的海马汽车也抱上了一条大腿。3月11日,海马汽车发布了一条有关旗下海马被托管的消息,托管方是郑州航空港汽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托管期限为5年,托管保证金为1.99亿元。
根据双方的协议,在托管期内,郑州航空港汽车运营管理公司全权负责海马经营管理,并完全享有和承担海马各类经营成果。考虑到郑州航空港汽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属于国有独资企业,因而可以合理猜测这波接盘背后的推手是郑州政府。
眼看着这些半死不活的车企都已找到了金主,不由让人想起了还在泥淖中挣扎的高合。
“接下去的3个月,高合会很艰难,我们翻身的窗口期最多3个月。3个月我们会拼尽一切努力把公司救活。”如今,1/3的窗口期即将过去,丁磊在华人运通总部大厅的演讲言犹在耳,但除了此前网传的“长安将收购高合51%的股份”,高合再无利好消息,让人不免为丁磊捏一把汗。
它们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犹记得在高合倒台后,李想发了条微博:“接下来会有不少新品牌会遇到经营和资金的问题,虽然都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经营不善而并购产生的社会损失是10的话,经营不善倒闭的社会损失则是100。美国三大当年也是上百家车企激烈竞争、合并的产物。”
言下之意是,对于因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的车企,政府应设法推动其被并购重组,以最大程度降低车企倒闭带来的社会影响。但问题在于,中国汽车史上曾出现过好几波造车热,每次一拥而上后,都是一地鸡毛,光以这两年来说,爱驰、威马、恒大的尸体尚未凉透,便又有新势力在倒闭的路上蹒跚。面对这些被淘汰出局的车企,不少围观群众怀疑,它们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就拿前段时间热度最高的高合来说,长安或将收购高合的消息一出,许多网友们评论,收购高合对长安来说,纯粹就是捡了个拖油瓶。
其实这话并不完全正确。高合的高端定位,决定了它必然拥有一批高净值客户的资源,无论哪家车企收购了高合,大概率都能承接高合的高端客户资源,将其转化到自家的产品上。除此之外,高合的售后、渠道也都能为接盘车企的高端品牌赋能,因而高合之于长安,并非全然是拖油瓶的存在。
再比如说知豆汽车。爱玛、吉利对知豆汽车的重组完成后,爱玛便可通过知豆汽车将手伸进四轮车赛道,通过知豆的产品承接爱玛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
而对吉利来说,先不说知豆汽车破产前,吉利控股就是它背后最大的股东,李书福与鲍文光颇有交情,单说知豆汽车有可能给吉利带来的加成,就足够打动李书福出手帮它渡劫了。
目前吉利无论在入门级车型还是高端车型上,都已做了多品牌战略的布局,但在微型车市场,吉利虽已有熊猫mini,但市场知名度还是有所欠缺。盘活知豆汽车,吉利便可充分利用它的知名度、固定资产等,提高在微型车市场的竞争力。
更何况,复活后的知豆汽车有爱玛在全国的3万多家渠道加持,能快速拓展销售布局;知豆汽车又早在十多年前就在欧洲建立了销售渠道,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它的出海经验估计也是李书福愿意出手拯救它的原因。
此外,从商政关系的角度来说,盘活知豆汽车,吉利便可与兰州政府实现双赢。知豆汽车的生产基地位于兰州,站在地方政府的立场,必然不愿知豆汽车的产能就此闲置,此时李书福盘活了知豆汽车,为地方带去就业和税收,兰州政府自是乐见其成。而对吉利来说,兰州本就是吉利帝豪的一片重要区域市场,盘活知豆汽车后,吉利或将在此基础上收割兰州的A00级市场,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兰州的影响力。
至于东南汽车,它手握着的福建一带最主要的乘用车制造产能,是它能被奇瑞看上的重要筹码。
在收购东南汽车之前,奇瑞的产能分布以安徽芜湖为主,还有奇瑞捷豹路虎常熟生产基地、常熟观致生产基地、贵州贵阳客车基地、河南开封开瑞微车和轻卡/捷途乘用车基地和内蒙古鄂尔多斯SUV和皮卡基地等,大体上覆盖了华东、华北、西南,但在东南和西北方向未有布局。
而从2023年奇瑞主要省份销量分布来看,广东作为奇瑞仅次于安徽的第二大省份市场,对奇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东南汽车的福建基地则刚好补全了奇瑞在东南沿海的产能拼图。
更重要的是,补全东南沿海的产能建设,有助于奇瑞辐射到东盟市场。
众所周知,奇瑞一直是国内“汽车出口大户”。而东南亚恰恰是奇瑞重镇,从多年前东方之子进入马来西亚,到一度着手在越南建立第17个海外工厂,乃至新加坡出现过“天价奇瑞QQ名单”,都意味着东盟市场在奇瑞出口棋局里异常重要,因而奇瑞补上在东南地区的产能分布自是情理中事。
而海马,它之所以能得到郑州国资的输血,是因为郑州政府希望借助海马工厂,培育郑州的自主品牌。海马在郑州的生产基地年产能15万辆,目前正生产海马EX00,这是由河南自主出行品牌智行盒子与海马汽车联合打造的定制车型,郑州在它身上寄予了厚望。
而且郑州政府的野望不至于此,它更在谋求打造“汽车之城”,让自主品牌成为郑州经济增长的引擎。
今年3月,郑州政府发表了题为《从政府工作报告里看见“郑州努力的样子”》一文,其中提到,2024年,郑州要加快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电池等产业,聚焦打造“汽车之城”,力争汽车产量超70万辆,带动汽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增长60%以上、集群规模达到4000亿元。
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汽车产业成了撬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点,因而企业变成了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郑州自然也不例外,吸引不来理想、蔚来等头部企业,那便寄希望于海马这样相对弱势的企业,反正只要产能在运转,多少都能对地方经济起到正向作用。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饱和,兼并重组的案例在今后必将不断上演,可以相见,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也会如美国一样,通过一次次的强弱兼并,孕育出为数不多的行业巨头。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分享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