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不起浪,继李峰、邬学斌、顾镭、蔡建军之后,现任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也被媒体“爆料”称已经悄悄递交了辞职报告。
尽管陈思英的离职与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北汽集团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已经让外界不由地将聚光灯投向了汽车“老炮儿”——徐和谊执掌下的大北汽。
对于北汽今年以来爆发的高管“离职潮”,相关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透露称,“北汽最大的问题,还是体系问题。”具体来讲,在北汽集团,基本都是“一言堂”一人说了算,而不是市场决定产品规划。“从5万到80万的产品,全部是董事长徐和谊说了算。”
北汽内部是否是“一言堂”?对此,咱不了解内幕,在此不便妄加评论和猜测。但作为汽车圈曝光度最高(之一)的几大国企汽车集团掌舵者,徐和谊过往所展现出来的强势的行事风格,业界有目共睹。
必须承认,老徐执掌北汽的这十年,是北汽集团、尤其自主板块多快好省“大跃进”的十年。从收购萨博相关平台技术、大手笔投资打造绅宝品牌,到强势谋求与奔驰交叉持股,再到近年来花大力气猛干……
十年间,过往名不见经传的北汽自主板块,近年来已经跃升为自主品牌阵营里,一支不可忽视的“正规军”。
但需要注意的是,北汽自主过去些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建立在集合了地理、人才、资金等众多优势于一身的大北汽以集团之力去推动和发展,这样的事实基础之上的。这一点,从北汽这些年在媒体广告宣传上所做的投入(譬如,仅独家冠名《朗读者》这一档栏目的广告投入即过亿)就可见一斑。
通过大手笔的资源投入,北汽自主板块中包括绅宝、北汽越野、北汽等,这些年在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上,确实有了大的飞跃。在车市整体“行情”好的时候,这种品牌曝光度上的提升,确实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转化为销量。
其中,绅宝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蔡建军2015年“北上”加盟北汽集团、执掌北汽自主品牌的营销工作后,在加速推新车和狂打广告作用下,2016年绅宝品牌的销量一度突破20万辆规模。
然而,当中国车市从2017年开始整体“踩了个急刹车”,市场竞争最终还得回归到“拼产品”之后,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可谓一泻千里。
数据显示,2017年北汽绅宝全年销量只有10.5万辆,相比于2016年的20.1万辆,可谓“腰斩”;北汽威旺全年销量7.6万辆,下滑幅度也超过50%。得益于阅兵车、及电影《战狼2》的明星效应,北汽越野旗下“双雄”BJ40&BJ80整体销量达到2.7万辆,实现了销量翻番,不过也是建立在销量基数超小的基础上。
一如徐和谊在相关论坛上所言,当前的中国车市,市场已经从拼“增量”转入到拼“存量”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北汽自主品牌要想再通过以往的“低质低价”策略,是行不通的。燃油车领域,绅宝和威旺双双销量“腰斩”的事实,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至于汽车领域,尽管北汽依旧在享受这国内、尤其是北京巨大的“政策市场”红利,但细究其目前热销的车型不难发现,依旧走的是北汽自主燃油车的“老路”。
在《车市裴聊》看来,随着诸如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量产产品,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相继上市销售,“质”感不足的北汽将面临直接威胁。尚且不说,像比亚迪、奇瑞、上汽这些在领域有着既有优势的传统友商们,会在“地方保护”壁垒陆续被击碎后,对北汽展开大范围内正面“围剿”。
十多年前,以北汽的资源和发展自主品牌的时间等客观因素,平行而论,接过安庆衡班的徐和谊,已然对得起北汽,尤其在合资事业上的北京现代速度和北京奔驰后劲。
但是在北汽自主上,在绅宝的打造上,无论徐和谊的如何施展人才战略,也总收效甚微。绅宝的车主口碑,北汽电动车在出租车手上的口碑,也许你随便问问,就会得到答案。
过去六七年内,自主品牌迎来SUV发展良机,扭转了一度险被合资低端车型“围剿”的局面。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产品附加值、质感和造车水平的提升,产品口碑的打造。这些年,也是绅宝的机会,可是,绅宝的产品升级水平,始终提不上去,用户口碑差,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如果说一两名高管离职,还不能够说明什么。那么,短短数月内多位高管相继离开北汽,其中包括蔡建军这样两三年前徐和谊亲自“请”来的“座上宾”,足以反应出北汽内部是存在较大问题的。
更进一步讲,性格强势彪悍的老徐,过往宣扬的大北汽“人才战略”,是不是也已经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