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月的下跌背后是中国市场的“原形毕露”。
该来的总归还会到来,10月销量不出意外依旧继续下滑,而且如此猛烈。
据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上月乘用车销量总计6.3万辆,同比下降46.0%,几乎“腰斩”。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量为5.1万辆,同比降幅高达46%,插电混动车型同比降幅达到44%。该月销量也是继7、8、9月分别同比下滑3.8%、21.7%、34.8%之后,出现的最大降幅。
身处车市“寒冬”之中,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行业的处境愈发艰难,连续四月的下跌背后是中国市场的“原形毕露”,“银十”早已不复存在。
同时,近来又有信源披露,国家考虑进一步削减汽车补贴,按照2017-201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四部委的计划,2019年取消地方补贴,2020年底补贴完全取消。换言之,整个行业当下经历的还是存在部分补贴的“过渡阶段”。明年同期,待补贴全部取消之后,整个市场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虽然政策或许依然存在变数,但是对于此刻的局面,整个行业应该早有“预期”。一个良性、健康的市场不能总是依靠政策与补贴的扶持“卖车”,真正通过产品力转化为真实销量才是正解。
“银十”之下的忧虑
就10月总计销量而言,市场整体表现不容乐观。而从细分市场具体车型来看,“银十”之下,忧虑同样存在。
北汽EU系列再次毫无疑问拿下10月销冠,总计销售8,601辆,同比增加111.1%。虽然EU系列已经蝉联数月销冠,但是不可否认,其真实销量之中“B端”网约车所占份额还是多于“C端”个人用户份额,这样的销量结构比例对于一款“爆款车型”而言并不健康。
广汽AION S继上月首次出现在销量前十之后,本月再次进入榜单。总计交付4,217辆,取得前三的销量成绩足够令人欣慰,得益于广汽较为强大的技术与平台支撑,其产品力得到了不少潜在车主的认可。相比北汽EU系列,AION S的“C端”用户比例明显较高,或许是对其产品力更加认可的体现。
同样,作为市场的“老牌”车企,比亚迪的处境却在每况愈下。销量前十中,其共有三款车型入围。除刚刚上市不久的比亚迪e2继续维持月销量2,000辆上下的成绩之外,另外两款车型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比亚迪元EV 10月累计销售3,072辆,同比下滑44.3%。作为一款比亚迪旗下曾经销量近万辆的“明星车型”,由于其低端车型S2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元EV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产品口碑上并未取得很好效果,反而因为产品过于重叠“适得其反”。
另外,比亚迪唐DM 10月销量也出现64.8%的同比下滑。随着插混市场与其同价格区间的合资竞品车型出现,唐DM的产品力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为此比亚迪推出了售价更为低廉的唐DM单电机版本,企图通过更高性价比挽回部分销量,但实际效果如何仍有待市场反馈。
销量的连续四月下滑已成事实,回顾截止本月2019年细分市场具体车型的累计销量,情况相比10月销量的惨淡稍显欣慰。但是在这其中销量的同比大幅提升,大多都完成在7月补贴退坡前夕,经销商大肆“压价、清库存”,对于后续销量提前透支,才造成了如今整体销量较为“乐观”的假象。
早在今年年初,中汽协曾预测2019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160万辆,而在补贴政策更新后,中汽协将这一目标下调至150万辆。截至目前,累计销量为93.5万辆,完成率仅为62.3%。后续想要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仅从10月市场表现而言,已没有可能。
不可否认,7月当“红利”褪去,我们已经预见“退补”势必会对销量带来冲击,但是谁都未曾料到会如此猛烈,也从侧脸印证:当下的中国市场依然脆弱。
未来何去何从?
现状已经足够惨烈,未来的中国行业应该何去何从?或许是时候提上议程进行讨论。
首先,全球汽车市场“电动化”的浪潮已经来临,这点毋庸置疑。无论是传统巨头大众正式推出ID.3进军中国市场,还是新势力造车代表特斯拉国产版本Model 3正式量产,整个行业的产品水准正在逐渐上升,这也对于身处市场中的车企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往“略币逐良币”的市场环境将会在短期之内快速革新,如果无法推出强产品力的代表车型,那么一些车企将会在快速的竞争之中被“淘汰”。至于剩余的车企,各家都将拥有立足行业的产品优势。
其次,2020年的补贴全部取消并不代表政策不会继续支持整个行业的发展。今年6月,发改委、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三部门已下发相关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不得对汽车是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同时,虽然对于整车补贴逐渐取消,但是国家对于充电等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也在另一维度间接推动了汽车的快速普及,“全国一张网”亦是最好证明。
随着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纯电汽车的实际续航表现已经愈发接近燃油车型。而且,国家与车企对于也在努力解决其二手保值率问题。所以未来的汽车使用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使用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为一则利好消息。
总之,中国市场毕竟刚刚起步,波动是中国汽车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过程,暂时的“寒冬”或许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悲观,市场转型阶段经历的“阵痛”无法避免,曲径通幽处,有时“弯路”走好才能见到破晓之时。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分享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