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铁军:做好车载芯片绝非一日之功
“我国急需提升芯片设计、晶圆代工生产和封测的技术水平。四维图新与杰发科技在业务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铁军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在中国芯的发展道路上,四维图新与杰发科技的整合将给国内自动驾驶带来新的力量和希望。
据万铁军介绍,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要素之一是高精度地图,同时也离不开芯片对多路高码率图像,以及各种辅助信息强大、近似于实时的处理运算能力。英特尔之所以重金收购Mobileye,主要就是看中后者的ADAS芯片在车载应用中积累的驾驶数据和模型,其价值不菲。四维图新通过地图业务、后装市场、合作伙伴、汽车芯片等多渠道积累了多种类数据,可为自动驾驶提供有效支撑。
据了解,以地图业务为主要板块之一的四维图新,2012年正式对外发布ADAS地图数据,布局自动驾驶业务。而杰发科技自2011年开始投入ADAS算法和研发。四维图新收购杰发科技后,双方在算法、技术的研发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和整合,今年下半年将投入更多的研发力度。近期,该公司ADAS专业芯片已实现量产,可同时支持车机和ADAS功能。目前,杰发科技的车载系统芯片在自主品牌前装市场份额达30%,后装市场占有率50%以上,其车规级芯片也几乎为全部的自主品牌车企所采用;目前其车载芯片总出货量已达3000万套。
万铁军告诉记者,四维图新与杰发科技于2017年年初发布了国产首颗真正车规级的ADAS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该芯片采用64位Quad A53架构,内置硬件图像加速引擎,支持双路高清视频输出,和四路高清视频输入,能同时支持高级车载影音娱乐系统全部功能和丰富的ADAS功能,为车主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产品体验。后续杰发科技将进一步整合Ethernet传输技术和基于物理层的安全技术,整合利用更多传感器,从而实现更丰富更安全的智能驾驶功能。
万铁军认为,无论设计还是制造,国内车载芯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车载芯片的技术门槛很高,需要相关企业具有高度的专注力、长期投入的能力与决心以及很强的抗风险经营能力等。”他向记者举例称,车载芯片对可靠性要求非常之高,一般消费类电子芯片的交付不良率要求在百万分之一千左右,而车载芯片的不良率需要控制在百万分之一。另外,车载芯片对工作环境温度也有严苛要求,一般消费类电子芯片工作温度范围大概在0℃到70℃即可,而汽车电子芯片至少要达到零下40℃到85℃,车控类芯片甚至要求达到零下40℃到125℃,而且还要经受住复杂的冷热冲击、强电磁干扰、强震动冲击等。汽车电子芯片一般要求供货保障10年,但一般消费类电子芯片仅要求供货保障3年左右。消费类电子芯片产品可以半年出业绩,而汽车电子芯片前装设计周期长达两年以上。
万铁军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国外车载芯片巨头发展和积累了数十年,而国内相关产业刚刚起步。目前,在自主品牌汽车中,国产车载芯片占比可能仅为百分之几。不过,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在企业的努力下,相信国内汽车电子芯片产业将不断积累与进步,未来15年内逐步逼近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
深圳市国科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承晋:机会在于成本与性能的良好平衡
“全球信息电子和集成电路产业正迅速向中国转移,国家政策也给予了许多支持,可以说ADAS和自动驾驶给我国芯片产业带来很大机会。”深圳市国科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承晋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指出,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约50%,两者的整车自主份额分别超过40%;到2025年,DA、PA车辆占有率保持稳定,HA(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占有率约10%~20%,三者的整车自主份额分别高达50%以上。
杨承晋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智能汽车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在ADAS芯片产业上,要做到成本与性能的良好平衡,这也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
“基于低成本创新是最佳创新原则。”在杨承晋看来,自主企业要聚焦在性能达标条件下的低成本创新,在ADAS芯片上也同样如此,这样才有机会参与全球竞争。“这种低成本创新包括芯片本身的低成本创新,整机系统的低成本创新,生产过程的低成本创新。”他说,深国科在ADAS、高速图形图像识别与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利技术,三年多来重点投入汽车电子行车记录芯片(DVR)、ADAS、抬头显示(HUD)、机器视觉等产品的主芯片设计及系统应用平台的开发。
据介绍,在ADAS芯片方面,深国科基于自研异构专利技术,已推出国内第一枚车规级超级单芯片,得到了国内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认可并开始进行紧密合作。该芯片可有效支持前车碰撞预警系统(FC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夜视(NV) 、智能远光灯系统(IHS)、智能雨刷系统(IWS)、盲点监控(BSD)、疲劳预警、透雾透霾、主动红外等主动安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