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代表着清洁能源的方向,分为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个发展阶段;车在获得政府补贴下,正在普及推广,逐步占领传统燃油车的市场,那么当前车产销量如何?车商业模式有哪些?车未来会怎样?为你展开深入分析:

,汽车商业模式,车产销量

1、车产销量如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车汽车生产35.5万辆,销售33.7万辆,比2015年同期增长77.9%和82.2%,预计2016年全年的车市场规模为40万左右;2017年将是车播种之年,政策布局调整完成,产品重新调整定型,预计全年的销量将达到60万台,并有望在2018年迎来爆发,销量逼近100万台;
从车应用来看,应用于公交系统的公交汽车是汽车的急先锋,而私人汽车增长缓慢;公交汽车的迅速发展,其背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支持和公交汽车配套设施的完善;

不过私家汽车才是未来增长的主力,在车企油耗积分考核背景下,车企会大量推出纯电动及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以迎合环保政策变动;在传统燃油车限购、限号、限迁及车牌价格提高的前提下,八大限购城市将成为乘用车增长的核心驱动城市。

,汽车商业模式,车产销量

2、汽车商业模式有哪些?

汽车代表着电力及动力电池代替石油及内燃机的时代,汽车核心配件是电池,电池成本通常会占到整车成本的50%,特斯拉最低也在25%左右;同时汽车的驱动能源是电力,极度依赖线下充电桩基础设施布点建设;因此汽车商业模式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极大区别,呈现出以下特征:

其一,整车销售

这种模式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特斯拉,它源于西方人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初思考,即每家都有电,每家都有车库,只要晚上找到电源充电,就可以实现自由出行;但是这种模式除了过于理想化情景判断,还面临着充电标准化管理的问题,其全球商业化运营并不容易实现,同时由于电池价格的高昂,导致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销售价格并不亲民,它不得不首先主打豪华车市场,即Roadster和ModelS跑车,通过环保理念和品牌,吸引有环保意识的社会名流,售价约10万美金,随后才推出售价7万美金的ModelS车型,最后才进入价格亲民的普通家用车型;

其二,整车租赁

这种模式典型代表是比亚迪电动汽车,它有传统燃油车汽车租赁商业模式演变而来,其最初是进入公共交通领域,它服务于机构融资和个人用车两端,即服务于机构融资的直租和售后回租等形式的融资租赁,以及个人用车的以租代购、合约租赁、短租及分时租赁等用车租赁方式;这种模式获得整车企业的认可,同时也规避了政策及技术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是电动汽车进入民用市场的捷径。

其三,裸车销售及电池租赁

这种模式通过分拆电动汽车销售和动力电池销售,以实现电动汽车销售价格下降,解决电池充换兼容问题,同时可以协调车企、电池技术企业、国家电网及充电桩布点的利益,因此得到了国内学者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支持,深圳市公交系统首先采用这个模式,江苏省也在极力推广这种模式。

,汽车商业模式,车产销量

3、汽车未来如何?

当前车仍以节能减排的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车为主,随着国家环保指标提升、购买补贴及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车企正全力突破“电机、电控及电池”三电核心技术,加快由混合动力汽车往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态势,以实现真正的清洁能源零排放的目标,具体如下

其一,我国车发展目标

据2015年我国政府出台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指南》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其中电动公交车20万辆,电动出租车30万辆,电动环卫及物流专用车20万辆,电动公务及私家乘用车430万辆;

其二,车企技术路线

当前车企的技术路线还是停留在混合动力汽车初级阶段,如上汽集团以混合动力为重点,燃料电池为方向,同时加快替代产品的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将是上汽战略的三大重点;北汽福田则着重于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及高效节能发动机设计,全面实现客车及物流车的更新换代,由此可见车企技术路线还是以实用为主,未全面向纯电动汽车转型;

其三,未来车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只是节能减排的初级阶段,也是当前汽车发展现状,但是要实现真正的清洁能源零排放,还需过渡到纯电动汽车时代,不过有三大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是“电池、电机和电控”三电核心技术的突破;其次是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制定及政策法规完善;再者是电动汽车配套性措施完善,如充电桩布点建设及售后服务体系等,这也是传统车企徘徊不前的原因所在。

,汽车商业模式,车产销量

总结

汽车在2016年销量实现40万台,预计到2018年销量实现100万台,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实现500万台,其背后既有政府环境保护指标及购买补贴等政策驱动,也有车企油耗积分推动,更有传统燃油车限购、限行及车牌上涨等汽车消费成本驱动;车未来商业模式分为整车销售、整车租赁、“裸车销售+电池租赁”三种形态,急需破解“电机、电控和电池”三电核心技术难题,创建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及政策法规,同时完善电动汽车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