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能源董事长李智华指出,对于企业来说,研发最大的问题是方向不能选错。2017年是中国汽车发展进入拐点,一系列新政策的调整,其内容核心无一不指向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发展方向,高比能量的三元电池自然成为市场宠儿。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目前来看,三元电池取代磷酸铁锂电池之势已然形成,对于专注磷酸铁锂线路的企业来说,未来的路似乎越来越窄了。

其实,早在2015年,这一发展方向就初现端倪。一方面,消费者对电池的续航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磷酸铁锂容量技术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磷酸铁锂在国际市场并不是主流,欧美日韩等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都不做磷酸铁锂,在全球化市场背景下,中国迟早是要跟国际接轨的。

2016年的工信部“暂停三元锂客车列入目录事件”,似乎再次坚定了磷酸铁锂企业的信心,毕竟看起来短时间内磷酸铁锂路线仍能继续获得政策支持。然而时移世易,2017年新推荐目录对电池能量密度的标准提高,让这份信心碎了一地;不少企业纷纷感慨风向的转变来的太快。

政策的转变依托于市场的需求,市场驱动植根于客户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实质是消费者的选择。我国三元锂电技术起步较晚,水平较低,随着三元电池成为市场主流,三元电池的研发进度将不断提速,相比于磷酸铁锂,其优势将不断凸显。所以专注磷酸铁锂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会日渐艰难。

磷酸铁锂在未来市场上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主流市场趋于饱和,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在客车市场电动大巴已占到近90%的市场份额,反观三元电池的应用车型,2017年第一季度乘用车占到整体销量的91.6%;第二是磷酸铁锂理论上能达到的最高能量密度为200wh/kg,而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动力电池比能量2020年达到300wh/kg,2025年比能量达到500wh/kg,显然对于磷酸铁锂来说,这很难实现。

通过统计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58家电池企业,记者发现,其中共有8家专注磷酸铁锂生产的企业,分别是深圳沃特玛、北京国能、江苏天鹏、河南新太行、实联长宜淮安、福建冠城瑞闽、浙江佳贝思、上海航天。

那么,这些专注磷酸铁锂的这些企业,未来在市场中如何才能翻过身?李智华给出了他的答案:发展出路在于转型,但转型很难,同时得想办法做一些磷酸铁锂方面适合的应用,可以与储能基站合作,但总体来说这个市场不好了。

目前来看,三元电池对磷酸铁锂的市场替代才刚刚开始,磷酸铁锂企业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战略缓冲。如何寻求新的突破是它们不得不面临的选择,摆在它们面前的方向有很多,但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这考验企业发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