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车险领域可谓热点频发。商业车险二次费改吹响号角,搅动行业变局,针对车险业乱象,刮起监管风暴。中国保监会先于6月9日下发《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拉开二次费改帷幕;7月1日发布《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保险销售行为,7月18日印发《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启动车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二次费改开启,车险监管加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险企不仅要“开源”,增加保费收入,还要“节流”,降低成本。尽管车险费改实施近一年来的数据显示,全国车险保费收入为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但事实上,车险费改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各家险企的综合成本率高企。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行业实现商业车险保费1781.99亿元,同比增长6.11%,增速下滑;综合成本率由上年同期的99.16%增至99.32%,其中综合赔付率从58.14%增至59.37%。随着二次费改的深入推进,保费增速降低,综合成本率上升,综合赔付率上升,恐怕是险企在未来普遍面对的行业现状。

商业车险二次费改

■“润滑剂”促险企与维修企业互通

在此背景下,部分未雨绸缪的财企已将战略关注点转移到理赔费用管理上,DRP(Direct Repair Program,即汽修厂认证直修体系)也就成了其必然选择。

今年,车险理赔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CCCIS(CCC Information Services)先后与多家险企达成合作,启动DRP落地试点工作。7月中旬,CCCIS又宣布与Fix Auto大师钣喷、宁波轿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随着我国DRP试点的落地,事故车后市场或将迎来化茧成蝶。

目前,我国事故车后市场的四方利益体——险企、维修企业、配件企业和消费者,尚未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就像是四只分开运行有些生锈的齿轮,运转不畅。而作为“润滑剂”的DRP,是指险企与维修厂签订的信任合约,维修厂承诺相应的标准为事故车提供服务,险企则为其提供事故车资源,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险企向合作维修厂开放查勘定损的权限,来换取维修厂的服务透明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客户满意度收益,由此可以减少摩擦、平衡各方利益,促进整个生态系统顺畅运转。

“我连自己人做的定损单都要反复检查,怎么敢放手让第三方去做代定损工作?”某家大型险企理赔分管领导曾经如此质疑DRP。到底DRP是什么?DRP是一套基于大数据而搭建的能够保护各方利益和诉求的透明高效的系统,让上下游彼此信任,合作关系更“润滑”,让信任和管理借助数据和协议实现可视化,当前很多类DRP项目缺失的正是这样一套数据和系统。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险企、维修企业、配件企业均向记者表示,具有公信力的管理系统,以及做好合规操作技术准备的优秀维修企业,是实现DRP落地的最基本条件。而随着二次费改的展开,DRP在我国落地的土壤已经基本形成。

CCCIS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侯恪表示,CCCIS与中国前十大险企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不少险企充分认可DRP所搭建起的生态是促进中国事故车后市场发展的关键,并且普遍希望生态参与方在有节奏、有保障、共赢的前提下,尽快引进先进理念搭建DRP。

在险企来看,通过系统保障来选择和授信优质的维修企业,不仅可以使险企在后市场获取优质的事故车维修资源,也可将过去以单车为主的合作升华到企业之间的互动及生态的融合上。就汽修厂而言,目前合作是与险企的二三级机构产生关联,维修和保费直接挂钩,双方经营主体的总部尚无法实现资源互通,总部级之间达成的合作成果无法有效落地,经营关系因此无法提升到更高层面。目前,险企与汽修企业有走近对方的强烈意愿,在CCCIS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上,合作更容易水到渠成。

■从“零和游戏”走向“共赢关系”

好的商业模式是不分国界的,我国应充分吸取美国保险业推进DRP应用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事故车后市场正处于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各利益相关方都希望从之前对立的“零和游戏”转变为“共赢关系”,建立透明的生态系统。行业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将它“化为己用”的融合能力,将决定着产业未来的成长方向。

在商车费改不断推进中,各家险企都感受到了保费充足度与成本费用上的压力在与日俱增。我们看到,中美两国理赔工作劳效比差距巨大,其中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是否有DRP的支撑下,美国的险企在不牺牲理赔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第三方的劳务资源分担了理赔流程中最消耗人力物力的查勘定损工作。这种核心利润上升的机会,对我国险企有很大的吸引力。

对于汽修厂而言,美国的事故车维修企业通过DRP系统与各家险企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合作,店均产值500万~700万美元、经营性利润率10%左右的绩效让国内维修企业羡慕不已。在成熟的DRP场景下,由于业务推送得到了解决,维修企业可以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快,更好,更经济地修理事故车。

此外,DRP落地和事故车后市场透明生态的建立还离不开像CCCIS这样的车险数据信息服务公司。侯恪介绍称,凭借多年服务保险和汽修领域的经验,CCCIS在DRP系统中可把生态参与方的关注点用近百项动态KPI管理工具向险企和维修企业做实时的数据展示,实现“知己知彼,各方共赢”的局面,实现真正的透明生态。“CCCIS希望帮助保险企业增强成本管控的同时,引入DRP促进整个产业降低费用结构,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侯恪说。

■DRP落地需注意次序和逻辑

事故车生态圈要从之前的缺乏信任、激烈博弈,转变为运转自如、充分授信,上下游同心协力为最终客户服务,这一演进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以美国经验来看,我国DRP的落地必须尊重客观商业规律,须以系统作为基础架构,上下游需要宽容地正视对方在融入DRP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再周期性地通过数据的解读为彼此提供可以持续提升的机会。系统、数据、合规和信任缺一不可,同时应采用先接入维修企业,再接入配件企业,最后接入车企这一主次分明的顺序落地。

目前,我国事故车后市场之所以还未迎来质变升级,主要在于上下游在系统建设上有所欠缺。虽然我国有38万家二类资质的汽修厂,但各家汽修厂的起点、技术及系统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与险企的互信程度也不同。因此如何在其中挑选最匹配的汽修厂来实现DRP,让他们能够对接险企的系统和各类流程,做好接单和配合,绝非易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独立汽修厂为代表的多品牌服务模式和以4S店为代表的单一品牌授权模式,对险企和DRP落地都有可取之处。独立汽修厂可以修万国车,服务宽度很有竞争力,而4S店拥有优质的客户和服务资源,通过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