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从服装行业转向锂电行业的杉杉股份(600884),2016年业务已经成为其业绩的主要来源。

杉杉股份4月18日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5亿元,同比增长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亿元,同比减少52%。

杉杉股份表示,业绩大幅提升主要系锂电池材料业务经营所致,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业务营收40.96亿元,同比增长2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80.78%。

目前杉杉股份业务覆盖锂电上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锂电池材料、汽车(包括电池系统集成、动力总成、整车设计与研发及充电桩建设与汽车运营)及能源管理服务业务。

,杉杉股份,锂电材料利润

业务布局图示

其中锂电池材料业务产品涵盖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产品有钴酸锂系列产品、多元材料系列产品、锰酸锂系列产品和三元前驱体等系列产品,其中高电压、高压实、高能量密度的高端钴系产品如4.45V、4.5V占有绝对市场优势,并进入苹果、华为的供应链;三元产品不断向高镍方向发展,532、622等产品销售量占比不断攀升,5000吨811产线已开工建设并有望在2018年建成投产。

2016年其正极材料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21.48%。主要系产品和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高的高端产品销量占比增长,以及成本控制等带来的持续增长。

杉杉股份称,2016年正极材料实现销售量17960吨,同比下降5.88%,主要系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产业政策不明朗、补贴迟迟不下发等原因,导致下游企业基本持观望状态,为防控风险,公司调整了部分客户的发货量所致。

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复合石墨和硅基负极等系列产品,其中高容量的硅基负极2017年已实现量产并供货。目前已经具备每月吨级的出货规模,预计2017年有望完成4000吨/年的硅碳负极生产规模。

2016年其负极材料实现全年销售量22604吨,同比上升42.73%;业务营收11.73亿元,同比增长31.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96.67万元,同比增长62.12%。主要原因为:(1)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稳定增长,销量提升;(2)通过石墨化技术的升级换代和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杉杉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加快产能扩张,年产1万吨生料项目陆续投产,年产35000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中一期项目已处于设备安装阶段,计划于2017年年内投试产。宁德1万吨项目目前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17年年内投试产。

2016年,其电解液业务实现销售量为7241吨,同比增长27.15%;业务营收4.19亿元,同比增长12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5.5万元,较去年增加4525.3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电解液销量的快速增长和电解液产品价格的提升。

公告显示,2016年杉杉股份已经完成对浙江巨化凯蓝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已正式更名为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的增资入股,注册资本1.2亿元。

杉杉股份称,公司与巨化集团在项目投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经营等方面形成全面合作,目前在建2000吨六氟磷酸锂和20000吨电解液项目,预计2017年第三季度电解液将投试产,2017年年内六氟磷酸锂投试产。

除锂电池材料业务外,2016年杉杉股份还对汽车业务进行了重点布局与落实。逐步开展电池系统集成与动力总成开发、整车设计与研发、汽车充电桩建设运营及汽车租赁服务,拟通过对下游汽车运营的布局,带动上游电池系统集成、动力总成业务与整车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汽车业务营收9452.3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主要系行业政策波动,及产业试点布局,前期资产投入大所致。

报告期内,宁波利维能自动化18650电池PACK生产线初步建设完毕,年产18000套物流车电池包系统,产能约700MWH,客户包括福汽新龙马、东风特汽等;上海展枭二期厂房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首条LIC模组生产线年产能约6万只,应用领域涉及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起停系统、混动大巴等领域,产品开始在智能装备市场批量应用。

动力电池PACK业务方面,一期自动化模组及系统集成生产线现已初步建成,目前处于设备调试试运行阶段,可配套18000套汽车/年,年产能约700MWH。

杉杉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以业务作为企业发展重点,立足于锂电池材料,把握上下游市场发展脉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形成产业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