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17上海车展上,众多车企都推出了相当丰富的车型,摩拳擦掌准备在市场大展身手,赢得用户认可。但与此同时,汽车市场红火表面之下的诸多困难与瓶颈也让这些车企“有苦难言”,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海水。对此,有车企高层形容:“企业推广汽车像戴着镣铐在跳舞,一方面政策的支持推动了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政策的不稳定也给企业带来巨大资金压力和决策困惑。”
国内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15年的爆炸式增长后,2016年呈现出调整规范发展的特征,在骗补核查、电池准入、补贴停发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全年产销量超过50万辆,较2015年增长5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产销增速正在逐季、逐月下降,市场受到明显抑制。而2017开年的市场则是面临冰点,直到2月、3月才开始逐渐回暖。为何会如此?一方面是受春节假期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车正处于政策交迭期,政策密集波动,使得车企身心疲惫,难以招架。
据了解,2017年的补贴政策出台甚晚,直至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才发布。不仅补贴额度大幅下降,并且再次引发对汽车推广目录的调整,原本就波折的2016年一至五批《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需重新核定。而作为汽车真正进入市场销售的通行目录,在2016和2017年年初来了两轮推翻重审,尤其是最新的这一次重审离上一批目录发布相隔仅有几天。
如此密集的政策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企的正常经营,也让大量车企的生产销售陷入“混沌”状态。原本,很多新开发的产品已取得新车生产认可,部分签订了销售合同并生产,但如今却面临着政策变化,需要时间调整产品提交申请进入新的目录的困境,从而导致产品堆放而无法交付。而一些小企业则是无法获得银行授信和贷款,出现资金链紧张。更为严重的是,车企对政策的稳定性也发生了强烈担心,不知道何时再来一次调整。而对于投资规模巨大的汽车企业来说,这种无法预计的市场边界的调整,不啻于是一场灾难,有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
对此,一位汽车资深从业者表示,汽车不应该设立多个目录,以新车目录为准即可。很多检测是相同的,但需要做两次,花费的人力财力不算,市场时机也容易被繁琐的流程耽误。除此之外,部分城市也效仿中央,对汽车的准入与传统车区别对待,设立地方目录、备案等要求。一款新车研发出来,经过层层目录,真正到市场销售也许要大半年时间。
而且,汽车是一个大产业,牵一发动全身,政策调整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比较大。一款产品的开发周期要3-5年,所以政策制定要有前瞻性和稳定性,要将企业的产品开发规划周期考虑进去。对此,有专家建议,补贴汽车消费者这一端,增加传统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希望汽车“双积分”政策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