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标准的吃瓜群众,可以说最近吃瓜不断。前有某某演员代孕生子,后有某某歌星单亲生子。这不,作为2021年开年一月的最后一天,想着应该不会有啥演艺圈的大瓜可以吃了。But!作为“催瓜大王”的汪峰可不这么想,因为他又要发新歌了;但今天又曝出一位艺人出轨的新闻,对于汪峰来说,这又是他冲击热搜道路上的绊脚石,而这已经是汪峰第28次冲击热搜失败。在这里送给汪峰一首自己的新歌《没有人在乎》。

特斯拉,电池

同样,最近的吃瓜现场依旧不少,本圈的特斯拉在2021年1月最后一天如汪峰一样冲击热搜失败;特斯拉作为汽车品牌中的领军车企,现在热度很高,特别是在国内市场中,消费者们选购时会首先考虑特斯拉的产品,但在国内市场站稳脚步的同时,它也不断的秀出自己“作死”的新花样。而这次国网直接实名diss特斯拉。

特斯拉,电池

首先我们用简短的时间回顾下事件始末。就在1月30日晚,有媒体同行报道出一则新闻,一特斯拉车主在给新车第二次充电后发生故障。在原地拔下充电头时,车辆发生剧烈抖动,然后主屏上显示一连串的故障码。

特斯拉,电池

而特斯拉的售后负责人则表示是因为国家电网的电流太大,“从诊断的数据上面来看的话,是因为瞬间电流过载导致的,我们是按照220V或380V来进行一个整流的,但是国家电网的电压会突然升高”。特斯拉的客服也说“国家电网电流太大,不能说就是我们车辆问题,不排除充电桩的问题”。大家可以听一听,潜台词就是,“不是我,我没错,是你选的地方有问题”。

对于这种事儿,大家似乎对特斯拉习以为常;毕竟以往特斯拉干过的那些事,在遇到公关危机都形成了常规操作,“遇事先甩锅”,一切错都是别人的错,这样的“甩锅”言论太多,以致于成为网友的笑柄。

但此次事件的主角,国网南昌供电公司丝毫没“惯着”它。立即给出了强硬的回应,并作出了以下三条回复:

特斯拉,电池

“1、特斯拉自用充电站有其特有的充电技术标准,特斯拉电动车是与特斯拉专用充电装置直接连接并使用,而非由电源线路连接特斯拉电动车;

2.在使用中电源线路电压稳定无异常,周边其他用电设备也都正常工作,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源质量要求;

3.建议特斯拉公司请专业人士认真查找车辆充电故障原因”。

特斯拉,电池

而有网友也在下方评论表示:“甩锅就甩锅,竟然想甩给国家电网,捏柿子一定是没看,挑到了最硬的那颗”。这不,今早特斯拉官方社交媒体发布称,“目前,特斯拉已经妥善解决了用户遇到的问题,并正在对此故障的原因进行检测和调查。”但前文中的话语则很有意思,“由于当时导致电流过载的具体原因还在检查中,售后人员在与车主沟通时被追问原因,因此提及多种可能因素供用户参考理解。这个沟通被录音,并且选取了关于国家电网的部分进行剪辑传播。”

特斯拉,电池
特斯拉,电池

■ 事件猜想!到底是什么问题?

在此次事件发生的前两天,特斯拉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发布了2020年度总结。其中,在国内超级充电站建成总数已超过了720座、超级充电桩超过5750个、自营充电网络已覆盖超过290个城市。这样的成绩对于现在的特斯拉可以说成就不小了。但往往一个商业品牌出发点总和消费者有矛盾时,品牌注重商业一心求利时,那就会不断做出非常人的想法。

特斯拉,电池

而在事后,特斯拉售后负责人表示,该车逆变器烧掉了;主因是由于车子充入的瞬间电量过大导致,而该负责人表示只能免费更换损毁部件,不能按照车主的要求退车。

特斯拉,电池

那我们先简单地分析分析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原因;从浅显的角度来看,超级充电桩是将国家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也就是说直接问题出在充电桩上,即使国家电网的电流产生了波动,那在配电柜内的转换器会将波动电流进行抵消,在不济该超级充电桩的转换器也应该随车的逆变器一同损毁;而这仅出现在车内的逆变器烧毁。

特斯拉,电池

目前来看,首先出问题的应是充电桩内的高频逆变器,而高频逆变器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要求极高。而双极晶体管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放大信号,具有很好的功率控制以及耐久性。

但当双极性晶体管电极的反向偏置电压超过一定数值,并且流经晶体管的电流超出在一定允许范围之内,而晶体管的功率大于击穿临界功率时就会产生“二次击穿”。而在“二次击穿”前会将传导的电流产生额外的热能,造成局部温度超过正常值,当温度升高时,电导率将会有很大幅度提升,所以“二次击穿”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热失控。

简单说就是车辆与充电桩之间也是有通讯协议,双方会协商充电电压以及功率大小。而从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以车辆的逆变器烧毁很大程度上出在充电桩的问题;但目前特斯拉官方还未对此做出进一步的技术声明。同样,车主退车的意愿真正得到解决了吗?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 加建充电站,提升用户体验还有戏吗?

特斯拉,电池

在此次事件中,特斯拉与国网之间的互怼可以说已经呈现出“硬刚”之势。那未来特斯拉建设超充站还有戏吗?要知道当年,特斯拉与充电桩这两个关键词可是一直绑在了一起,当时由于充电桩数量少、用户增量慢、体验差等问题一度成为早期车主们“吐槽”的对象,但即使是现在全球已经拥有了2564个超充站、国内拥有超过720座超充站,但离他当年所说2030年建成15000座超级充电站的距离依旧不小。

特斯拉,电池

而就在一个月之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表示,特斯拉的超充站将向其他电动车开放,这就意味着现有特斯拉车主将失去特斯拉超充网络带来的便利性。但不解的是,年前特斯拉在上海工厂附近投资4200万元用于建设集研发与生产一体的超级充电桩工厂,预计年产量10000个。而此次双方事件颇有升级的意味,那此事件后特斯拉“甩锅”给国网之后,国网还敢给特斯拉的超充站扩容吗?这就引发大家的一众猜想了。但细想来看,根本原因更多是经销商们的危机意识淡薄,没有更深入的危机策略。同样,这也是时候考验直属特斯拉总部的公关团队文笔如何了?不过通过今早特斯拉官方社交账号的字里行间来看,表达的思路依旧得到了“传承”。

■ 盘一盘特斯拉这些年“甩锅”的骚操作!

特斯拉,电池

既然上文提到了特斯拉近年来没少“甩锅”,那么我们就来回顾回顾,特斯拉近年来“甩过的锅”,又有多少是砸到自己脚面上的。 

甩锅“使用习惯”!新华社痛批

特斯拉,电池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标题为《特斯拉恶意甩锅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无理傲慢》的评论,直接点名批评特斯拉在中国中国召回产品后,在美国却不认账,还“甩锅”给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监管部门压力。

在去年十月中旬左右,在华开始召回大规模Model S以及Model X车型,但在特斯拉提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一封信件中称是因中国相关质检监督部门认为该部分车型存在隐患,虽不认可但仍“自愿”接受召回的表述。

同时,特斯拉抛出召回车型与北美车型采用的是同样的悬挂系统,中国市场悬架发生问题的概率为0.1%,全球其他地区却只有0.05%等数据进行支撑;其依旧表示不是自己的产品有问题。

甩锅电池”!

特斯拉,电池

这第二个甩锅的时间则离我们比较近了,在前几天,位于上海的小区地库内,Model 3整车被烧成骨架。而特斯拉针对该事件回应称,根据车主描述是由于底盘产生碰撞,导致电池电芯受伤,遂而起火。

特斯拉,电池

在特斯拉回应后,作为电池供应商巨头的宁德时代也发表声明,表示自燃车型采用的电池非公司供应的磷酸铁锂电池。其实,宁德时代的声明并不觉得是有甩锅的嫌疑,毕竟当时有个别车企呼吁加强电池监管,而作为电池巨头的宁德时代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回复,相反特斯拉的回应则有些太尊重“客观事实”了。

甩锅“车主不会开车”!

这一起的甩锅行为同样有秀操作的嫌疑。就在今年1月9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平台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特斯拉失控加速的调查报告中,在此前246个案例刹车失灵的问题中,246位驾驶员均是由踩错踏板造成的。对于踩错刹车和油门这事是最基本的行车常识。

特斯拉,电池

但对于这事我觉得是不是这246位分不清油门和刹车的车主都买了特斯拉。而在国内这样的事情同样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5月至年底,国内因刹车失灵后,加速行驶的案例多达9起。特斯拉均表示涉事车辆无故障,都是由车主操作不当导致。对于这事我们也很清楚地看清了特斯拉的“企业文化”,同样,特斯拉的高管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表率。

甩锅路面积水!听起来很“合理”

接着我们在看看特斯拉“甩锅”给路况。在年初几天,一辆特斯拉失控冲进洗手间。据司机描述该事故原因正是车辆失控所致,由于当时车辆无法踩动刹车。而在事后,特斯拉表示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突然大幅度转向,同时踩下了制动踏板,由于事发路面存在积水,车辆急转弯时车速过快且路面湿滑最终造成了事故。

特斯拉,电池

而这一条“路面存在积水”“地面湿滑”,确实是非常好的“甩锅”理由,那这样来看,是不是意味着下雨、下雪不能驾驶特斯拉汽车了?

特斯拉“甩锅行为”还有很多;以下为大家奉送上特斯拉的常用回答:拿好不谢!

特斯拉失控:车主不会开车

特斯拉低速撞墙:地滑

特斯拉意外加速:下坡

特斯拉爆炸:井盖撞底盘

特斯拉连续追尾:车主连续玩命踩加速

特斯拉第三方充电导致问题:第三方充电桩有问题

特斯拉在超充出现问题:国家电网的电不行;

■ 邦点评:

以上特斯拉甩过的锅仅能算是冰山一角。但以上重点列举出来的甩锅行为若是放在国内的车企身上,足够喝一壶。相反特斯拉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而最新的国产Model Y,首批交付车型中便出现黑屏、断网死机等问题,这对于小部分交付用户可以说是比较头疼的,但目前特斯拉官方并未对此采取进一步说明。不过,可以预想是按照特斯拉以往的惯例,它应该说什么想必大家猜得到。但细细来看,Model Y首批车主使用问题的时间太过巧合,到底真相如何?我们还不太好说。但不管怎么样,虽然特斯拉现在的产值以及大部分受众很看好特斯拉,但对于一个“海王”体质的品牌,我们也应该正视它的短板。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分享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