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到这里来做一个交流。我觉得我今天来更多是学习。尤其是前面几位讲的非常好。像袁总讲的,我自诩在文化建设、人文关爱这一块还是比较忠实的,但是与袁总相比,我们做得差得太多了。
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文伟
我的分享主题是“共享出行孕育产业新人才”。据中国了解,今天是汽车人才的交流会,但是共享出行进汽车行业,这仅仅是刚刚开始。我在汽车城做了很多年,一直想进汽车行业没进去,最近好像摸到点门了。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没有把共享出行作为汽车行业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在今天所有的汽车行业领导当中,包括董事长这一层的人,都不会轻视它。因为共享出行导致的结果,是整个汽车产品都要重新定位。从这一点来说,共享出行和汽车行当已经分不开了,而且一定会进入到汽车行业里面,甚至会成为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色。为什么相当重要,我想说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提出这个想法的是宝马公司,宝马公司的公司战略原来是造车卖车。在前两年,他开始提出要由造车公司变成出行服务提供商。这个公司战略就完全变了。沃尔沃、上汽都在开始发生这样的转变,所以大家看到汽车企业、整车企业,尤其是大的整车企业都在从简单造车向提供汽车服务转变。而到这个时候,共享出行一定是他们不可不进的领域。
第二个理由,我举一个共享单车的例子。半年之内会成为灾难,现在像上海、北京以及很多城市开始控制,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太多了。多的结果是什么?的确在上海、北京包括这些城市多的地方老百姓,已经不会再买自家自行车了。大家都知道摩拜、OFO,但是有人关心那个OFF是永久生产的,还是飞鸽生产的?没有人关心这个事。这就是为什么沃尔沃、宝马、奔驰、上汽的一把手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战略调到出行服务,而不是简单的造车。自行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想和大家说,我的一个角色是上海汽车城的总经理,另一方面是环球车享的法人代表。我今天是代表EVCARD,代表共享出行来的。也希望大家今后把共享出行作为一个方面,至少来关注一下。
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共享出行的现状和行业分析
目前共享出行的增长率已经走到黄金阶段,基本上全球整个的年增长率都在80%以上。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一个行业是以这个速度增长的。而且共享出行还是刚刚开始,尤其在汽车环节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到开速增长阶段,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每年100%、200%的速度都是非常正常的。全世界都是如此,而中国会走得跟快。
这是共享出行方面的几个企业,单车像OFO、摩拜,国外是Velib。分时租赁方面国外是Zipcar,中国是EVCARD。实时打车,国外有Uber,国内有Uber。分时租赁几乎不替代出租车。现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注册会员数100万,入住城市31个,总计行使历程只有1亿公里,还是刚刚开始。和传统公共交通与共享出行相比,实际上我们分时租赁未来有非常大的比较优势,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价格来说,公交最便宜,然后地铁稍微贵一些,我们的分时租赁,尤其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成本几乎可以和地铁、公交相比。两三个人一拼,甚至比地铁还要便宜。成本和出租车相比有着天渊之别,差5倍以上。所以分时租赁非常有竞争力。而且其目标是替代私家车。目前Evcard在全国入驻31个城市,共同四1个城市参与运营。到今年年底,我们在合肥会超过1000辆车。基本上三个月过百辆车,半年过千辆车,到明年我们可能就是五千到一万辆车。你说这个速度年增长率是多少?你用传统的汽车逻辑思维去衡量,已经是没有办法衡量和管理了。前我们投入运营车辆1万辆,在去年年底是8400辆。上海目前是5000辆,因为汽车补贴政策,尤其是对经营型车辆有3万公里的补贴问题,造成我们6月份之前一辆车都没办法买,因为价格定下来了。我们花了半年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两个月我们增加了3000辆,到今年年底我们会超过2.5万辆。这意味着在分时租赁领域,最大的企业就是我们,而且我们是百分之百的电动车。
我们的会员特点,75%是21-38岁,84%为男性,38%未婚,62%已婚,本科占56%,研究生占21%。它代表了年轻、栋梁、社会价值趋向的引导者,未来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目前我们每次租车平均单词里程19公里,平均用时41分钟,我们价格是0.5元/分钟,也就是20块钱,所以两三个人拼车,和地铁是差不多的。这就是我们的成本优势。单车单日周转次数接近5次。目前每2.8秒产生一个订单。到今年年底我们可以做到1秒产生一个订单。
二、共享出行带来的变化
健康安全、便捷舒适、便宜节约、环保节能、系统优化。我们真的很便宜,大家有没有算过私家车油费一分钟是多少钱,基本上是一分钟一块钱,而我们用这个车,一分钟0.5元,我们比私家车还便宜,而且还没有保险的钱、停车费的钱。在降低成本方面,我们会起非常大的作用,也会提高我们国家的竞争力。我们的四大衍生价值包括解决就业、普惠消费者生活、拉动本国经济等等。目前我们总行驶里程1.75亿公里,绕地球4375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5000吨。
我们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我们发现其实挺有意思的,这种服务来了之后,机动灵活性会变多。和所有的交通方式都是互补的。有的时候我们原来有自行车了,和短途的汽车、公交是冲突的。而我们这个一来,和所有东西都接上了。比如说自行车解决一公里之内短途的问题,骑上自行车找到我们的车,然后开着我们的车5-10公里,到地铁站或者是公交枢纽,然后换乘公共交通。今后它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模式。
目前我们全天总订单量小于15公里的占70%。15-20公里20%,25-35公里的12%。这和私家车日常生活几乎一样,而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足以满足。只要你结束的时候插上电。所以说电动汽车非常适合城市内部的机动车交通。这两者的结合是天然的,在推电动车的时候,我们今后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现阶段你让老百姓买电动车成为私家车压力还是非常大的。除了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给你牌照资源放开,那是因为牌照,而不是本身的车。
这是我们的公交网点17:00和23:00的分布情况。我们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是24小时不停。我们看到23点之后的上海,还有大量的碎片化出行需求。比如凌晨一两点,专车和出租车都无法覆盖了,我们可以覆盖。正是这个时候都可以保障的时候,所以私家车不用再买了。现在我们正在积累数据,想找到中国一辆分时租赁可以替代几辆私家车的数字,但是是我们会员的人,1/3不想在未来买车了。这个数字我们是有的。
三、共享出行行业未来展望
共享出行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加速发展。首先是在政策扶持方面,包括像《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二是消费者的需求,一旦用过我们的车,消费者就爱不释手了。三是科技推动,到下一阶段当我们自动泊车实现了之后,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目前我们一个短板是网点不够密,当有了自动泊车,大家直接在酒店约车,约完了车就自己开到下面,而且你也不用专门找地方还车,他自己会去还车,3-5年之后,我们的用户体验感会更好。
我们把共享出行分为几个版本。08年之前是1.0版本,就是传统的租车服务。2008-2015年是2.0版本,是多样,智能的服务方式。2015年到未来,将是共享出行的3.0版本,将是无缝、高效的集成式城市出行模式,成本更加低,效率更加高。
2017年我们实现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旅游城市全覆盖。2020年我们会覆盖几个都市圈。到今年年底我们会超过2.5万辆,50个城市。明年我们的目标是超过10万辆,覆盖超过100个城市。如果明年超过10万辆,我们基本上乘了4,如果说到2019年乘3的话,那就是30万辆。快的话,2019年会达到30万辆,慢一点的话,2020年一定会达到30万辆。到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200万辆以上。我相信这个目标不是说说而已的,是共享出行到了这样一个时期。
四、共享出行孕育产业新人才
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大家来仔细看一下,奔驰对应CAR2GO,宝马对应Quicar,各个整车厂有的是自己办了,有的是密切合作。目前整车服务已经和共享出行密切合作了。因为共享出行的影响太大了,包括品种甚至是开发都联系在一起。传统的汽车尤其是制造行业,它强调专注、精耕、细作,在汽车行业,责任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它和生命相关。而我在想共享出行,共享出行,既不属于互联网,也不属于汽车,实际上它是属于租赁服务行业,而它既跨整车又跨互联网,它是属于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恰恰可以包容电动、智能、共享各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整车厂商对这个行业不能不重视的原因。它可以定义新的产品出来,从用户的使用决定了产品的类型,这也是我们的摩拜、OFO的车,没有人关心是谁生产的,而是只关心车有哪些功能,这完全重新定义了产品。
科技推动共享出行未来发展,行业发展离不开产业人才。包括技术、轻质材料技术、通信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每一个技术都会让我们的客户体验感有巨大的改善,新的产品就是这样定义出来的。我做环球车享的时候,每天接触的都是跨行业的人,传统汽车我们也接触,但是更多的是通讯、IT、网络安全、用户体验、运营维护,还有我们再下一代的产品,自动泊车、无人驾驶等等都和我们密切相关。所以在我们的公司当中,这些人都必须要有。但是有一点,我们觉得今后这些人都会成为新的汽车行业内的人。
从出行的发展战略来讲,这一块我是外行,我也不多说,我也说不好。
人才发展的梯队建设、双通道、激励保障、新生代人才管理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你说我们思考多成熟,我想说我们还差得很远。我们想培训我们这个组织的人,但培训的教材都出不来。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变化。实际上从我们这个公司2013年年中开始成立,2013年底开始出第一个版本之后,每两个星期我们就是一个版本,我们的系统不断更新。到今天为止一直在更新。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有一个团队。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我觉得互联网的迭代在我们这里可以体现出来。但是重资产的运营,车不干净老百姓就会投诉,我们只能面对。重资产的管理和轻资产的互联网营运是同时并存,这个行业的挑战性非常大。
从后备人才、能力、保障来看,不要说后备人才,现有人才都不够,创立的时候,前年的时候我们是30多个人,去年是200人,今年年底我们是1000人,所以我们在不断的扩大,现在我们覆盖城市已经超过50个了,我们每个城市的总经理已经要50个人以上了。那你说我们以前只有30个人怎么能够呢?现在我们压力最大的不是资本,不是编程速度,而是我们有没有一支人才队伍到各个城市把队伍接起来。还有每个城市的打法都不一样,必须要尊重当地的管理规定。它属于每个城市的城市交通一部分,和政府、厂家、合作伙伴,在每个地方都要尊重当地的规则和文化。
整个团队建设当中,目前最有效的还是在文化上。大家对这个事业的认同可能是最大的支撑点,我们给的薪资并不高,比汽车制造业低多了。但是我们真的可喜的看到,年轻人们蜂拥而入,甚至有人说我不要你一分钱,你就让我来推这件事情。
这是我们的人才发展双通道,这应该和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
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没有什么物质激励,目前我们还是纯国企的背景,马上我们会引入战略投资。而情怀激励和文化激励,目前在企业管理当中,支撑的力量占80%-90%。这还是一个创业公司。
我们对新生代人才管理,目前我们的员工主力是80后、90后,他们真的让我非常感动,他们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充满热情。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交通事故的情况,我们也不会逃脱这个命运,一旦有一个交通事故出现,我们的管理人员要付出多少的心力?都是这群年轻人现在冲到前面去的。
在整个培养方面,至少这个阶段70%是源自于工作历练,没有办法,就是那些问题摆在那儿让你提高。20%是我们的人际互动和分享。我们团队每个月所有总经理回来聚一聚,把自己的经验说给大家听。我们在理我们的标准和管理和规范,但是永远跟不上变化快。课堂学习不到10%。
如何做好80/90后的有效管理,文化和机制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领导教练辅导和员工自我提升。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我相信我们会培养出一批汽车共享出行行业的一批领军人物。这是我们的发展规划。从2015年20人左右,到2016年260人左右,2017年7月达到725人,预计年底会达到1138人,2018年员工编制人数达到1642人,到2020年,预计员工编制人数2000人。
会议现场
最后,我们的发展愿景和使命是成为中国领先,用户首选和依赖的移动出行生态平台。公司的使命就是EVCARD引领用户美好出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