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纵横现场记录。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期,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新则产业新。“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力求从战略高度理清汽车人才发展思路,为推动汽车人才的发展,推动汽车产业的进步,建设汽车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朱明荣


一、 规划研究的背景

(一) 深入贯彻国家战略。

1.201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根据实际,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2.201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围绕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

(二) 全面对接产业发展。

1.2015年5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特别指出,要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评价水平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

2.与《中国制造2025》配套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已于2017年2月,由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

3.2017年4月,工信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对汽车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汽车人才培养及管理模式等专项研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构建汽车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互动交流,成长服务等专业特色平台。

(三) 前期主要工作。

1.启动研究

2016年8月,受国家工信部委托,在付于武理事长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牵头,联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师工作室等单位与机构,组成了20多人的研究团队,列了九个专题启动研究启动“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

2.推进研究

今上半年,课题组对全国40多个主要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7月中旬,九个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中期交流、讨论,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到年底结束,最终将会形成一个总报告和九个专题报告。


二、 几个重点问题的思考

(一)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1.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要力量。我们是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汽车强国的核心是技术,关键是人才,人才是建设汽车强国的“”。

我国汽车人才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人才的数量、人才的质量、人才的结构、人才的效益、人才对产业的贡献率?

2.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汽车人才发展面临六大问题:

一是人才总量问题。

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短缺是汽车行业的常态,原因是汽车产业发展太快,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指出,我国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人才总量是809万,其中,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的节能与汽车人才是17万,需求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要达到85万,缺口有68万;2025年要达到120万,缺口有103万。《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6年年报显示,2015年底我国汽车工业从业人员共360万,其中技术人员49.3万,研发人员33.8万,我国汽车产业现有人才总量合计共83.1万,人才总量与产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不匹配,是当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二是人才的流动问题。

企业普遍反映,最近几年在人才流动上,呈现无序恶意挖人的状态,车企人才之争日益白热化。根据近三年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行业对标数据统计,汽车行业离职率呈逐年递增态势,且离职率最高的两个岗位分别是研发与销售。研发岗位的离职率2016年比2014年增加15%,销售岗位增加30%。其中合资乘用车企业研发人员的离职率2016年比2014年增加了85%。

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人才流动率?企业普遍认为,5%左右是正常合理的流动率。但人才的流动又有许多主、客观因素,、产业发展的环境,企业的用人制度、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当前所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次年会通过的《中国汽车行业人才健康发展倡议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的。

三是人才的结构问题。

企业普遍反映,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到来,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这些新趋势,迫使汽车人才需求面进一步扩大。汽车人才的短缺不仅仅是传统汽车人才缺,、智能网联方面的人才更缺,产业的跨界、融合,汽车人才的知识结构更加多样、更加复杂,这里面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是汽车人才?对汽车人才需要重新定义。

以往,我们说到汽车人才,多半会想到中国职业大典中所定义的从事汽车产品、工艺、汽车商务研发、设计,指导汽车产品生产和再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能源革命和新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加快向、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汽车成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是存储单元,是数字空间。

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重新定义汽车

重新定义汽车人才

(蔚来汽车的案例,近60家全国知名整车、零部件企业,40%来自高科技行业、能源行业、物流。金融行业等。)

四是人才的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我们一直在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政府简政放权。2016年中央9号文件《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核心就是为人才松绑放权,但我们的央企、国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国企业领导提到,特别是央企国企实行经营者限薪制度后,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最典型的是民企可以对高端领军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控股,而国企则不行。不少国企反映,由于在人才薪酬上很难达到行业薪酬水平,一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根本引不进来,引进来也留不住。国企缺乏用人分配自主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必须紧紧抓住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这个大主题了。

五是人才的国际化问题。

人才国际化素质不高,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不大,对企业已有人才的国际化培训不足。同时,我国现有的海外人才政策还相对保守,包括吸引国际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等,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距离较远。我们必须紧紧瞄准人才国际化这个大趋势。

六是人才的精神体系建设问题。

相比航天、高铁等行业,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没有很好形成,汽车产业的精神存在缺失。必须建立汽车精神的大系统。

(我国航天和高铁之所以成为国人骄傲的产业,就是这两个产业使命、愿景及核心价值观都十分清楚,特别是注入了国家意志,所形成的“航天精神”与“高铁精神”为其自主创新、穿洲跨国提供了无穷动力。产业使命规定了产业为什么存在和怎样存在,是产业创立和演化的首要动力,决定了一国资源配置方向和流向。我国汽车企业在产业发展的前40年没有树立为普通消费者造轿车的使命。产业愿景,规定了产业应该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产业,描绘了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未来要到达的彼岸,为产业演化提供长期激励。)

(二)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思想。

(2)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深化汽车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引进、培养汽车产业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对接汽车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发展。

(3))构建、完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环境优化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人才制度优势,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多层次、多类型、优结构、强能力的汽车人才队伍,为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基本原则。(把握大方向)

以习近平人才思想为指导;

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导向;

以服务汽车强国战略为需求;

以优化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

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为动力;

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核心。

(三) 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与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汽车强国的人才优势。

到2025年,汽车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汽车人才国际竞争优势,进入世界汽车人才强国行列。

2.具体目标。

(1)汽车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

(2)汽车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3)汽车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4)汽车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5)汽车人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3.主要指标。

按2015年、2020年、2025年三个时间节点,构建以下指标体系:

(1) 汽车产业人才总量;

(2) 汽车产业人才在从业人员中的占比

(3) 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在人才中的占比

(4) 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者中的占比

(5) 研发经费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

(6) 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7) 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

(8) 产业人才贡献率等八项指标。

(四) 人才发展主要任务

1.提定位:全面提高汽车人才工作的地位、作用,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2.调结构:全面调整汽车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建立一支世界一流的汽车人才队伍。

3.重改革:全面深化汽车人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

4.促开放:全面推进汽车人才国际化进程,增强汽车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5.推创新:全面加大汽车产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引才力度,大力提高汽车人才创新、创造的能力与水平。

6.强精神:全面倡导汽车产业精神、营造中国汽车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五) 人才建设重点工程

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推动产业发展的重点平台建设,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应突出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强国工程建设。主要包括:

1. 海外高端汽车人才引进工程

率先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制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海外高端引才。

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 企业家人才扶持工程

培育创业良好环境、发挥市场机制、激发企业家能动性

到2025年,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既懂技术又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

3. 新业态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集聚工程

集聚智能网联、、节能等领域紧缺人才,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此类人才的集聚

制订智能网联、、节能等领域紧缺人才目录清单,通过多种途径引进紧缺人才

4. 创新人才支持工程

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创新机制,支持研发人员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试点建立首席工程师制度,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股权激励政策

瞄准世界汽车科技前沿,在汽车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每年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 大国工匠开发和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坚韧、执着、专注、极致”的汽车工匠文化。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作用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实现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结合

建立国际互认的职业资格制度,促进汽车人才合理理性流动

6. 跨界人才集成工程

“跨界培养人才,培养跨界人才”

坚持跨界融合、开放发展,坚持互联网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智能制造、后市场及服务业、环保节能等领域跨界人才的培养

7. 加强汽车人才国际化开发工程这七大人才工程

结合教育改革试点,率先推进汽车人才教育培训的国际化,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国际化汽车服务和经营人才的培养

建立全球性的汽车人才市场,建设全球性的人才数据库


在当前产业转型变革阶段,汽车人才面临六大问题,汽车人才规划的研究要把握六条基本原则,在未来5-10年,中国汽车人才发展应确立五大发展目标,六项主要任务,建设七个重点工程。

面临六大问题

把握六条原则

确立五大目标

完成六项任务

建设七个工程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

汽车人才发展六项任务

汽车人才强国建设七个工程


三、 下阶段工作

1)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付于武理事长在今年7月的中期研讨会上总结,“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2016-2025)”与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与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汽车零部件调查报告》具有同样的战略高度和意义,与这三个文件相辅相成,这将填补我国汽车产业在人才战略上的空白,也将是对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六大任务的有力补充。他指出,这是行业首次编制,彰显着汽车行业的创新性,是对汽车产业人才建设极有意义的大事,对产业、政府与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课题组要充分协同配合,完成好本次规划研究任务,做出“打动人心、解决行业之痛的汽车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 集全行业之力开展汽车人才征文征集活动

根据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四大背景,配合“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2016-2025)”课题研究,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在今年6月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汽车人才理论有奖征文与评选活动。本次征文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格局,总体考虑围绕四个“大”展开,即“体制机制改革的大主题”、“推进人才国际化的大方向”、“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的大环境”、“汽车人才发展的大举措”。我们也诚邀请国内外汽车行业产学研及行业组织的领导、人才管理者及产业与人才研究者、汽车专家教授,全国组织人事系统人才工作者及政策、经济、社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本次征文当中,为我们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