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势按:传统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给能源安全、环境卫生及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电动汽车发展被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电动汽车自身局限性,如续航里程、电池技术、充电设施等因素,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应当区别于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


本文原载于 2017 年 8 月 10 日出版的《当代经济》,原标题为《分时租赁能否为电动汽车的发展突破瓶颈——基于法国 Autolib 项目的分析》,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郝凤霞教授、王天敏和钱枫莉。文章主要研究了法国巴黎的 Autolib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通过对该项目运营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来说明分时租赁模式的盈利性和可行性。



一、 引言


工信部披露的《中国制造 2025》节能与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对于 2020 年或者更远的 2025 年的发展作出明确规划: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汽车是国内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①汽车代表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调整的制高点。发展电动汽车不仅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也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发展电动汽车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长远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 1  2009 ~ 2015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及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中国在传统汽车行业中的劣势以及传统燃油汽车发展带来的环保压力,都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从 2006 年到 2015 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和增速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总量在逐年增加,并且保有量的增速一直维持在 10% 以上,到 2015 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16000 万辆左右。不断增加的传统汽车保有量将会给石油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表 1 显示了从 2005 年到 2013 年我国原油进出口量、表观消费量和对外依存度的情况。


表 1  2005 ~ 2013 年中国原油进出口、表观消费量、对外依存度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表 1 可以看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原油的出口量在逐年下降,相应的原油进口量在逐年增加,且进口的原油数量远远大于出口的原油数量。表观消费量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2013 年的表观消费量约是 2005 年的 1.6 倍。而对外依存度更是逐年攀升,并在 2009 年突破了 50%,在 2013 年更是达到了 57.39%。庞大的表观消费量给我国的原油储备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


不仅是能源问题,汽车保有量增加会导致石油制品的消费量增加,而排放出来的气体,又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威胁。因此,汽车的使用给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


  • 零尾气排放或者较低的尾气排放,具有环保意义;

  • 排放的废热少,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效率高,节能性好;

  • 驱动能量的来源多样化,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燃料的替代问题。


电动汽车被认为是解决交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当顺应快速发展的潮流,把握机会占领市场。新型商业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任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价值创新改变竞争规则,将企业导入一个具有优势的竞争地位。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改写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鉴于此,本文选择以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作为研究主题,从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电动汽车产业的价值主张和战略定位,对现存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盈利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研究的实用性。



二、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从目前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来看,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是技术问题和市场推广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市场推广问题,其核心是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及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电动汽车并非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市场在等待合适的产品或者合适的商业模式。因此,为了推动电动汽车的市场化,亟需设计出能有效推广现有技术水平下电动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


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受到了多重制约,主要涉及技术突破难、产业规划落实难、市场公平竞争难等三大瓶颈。


一是国内电动汽车技术难有大突破。电池续航问题是电动汽车推广中遭遇的最大阻碍,也是影响消费者使用的关键因素。此外还有能源补给不便利、电池寿命短、安全性不高等,这些限制因素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突破。


二是产业规划缺乏落实机制,不能形成稳定发展预期。首先,电动汽车产业涉及多个部门,产业规划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其次,缺乏稳定的发展预期,产业未来的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长期投入的信心不足。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电动汽车发展的困境还有:与传统汽车相比价格偏高、续驶里程短、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弱、充电时间长、充电网点少、便捷性差、消费者接受度不高、标准法规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导致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过程中,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电动汽车推广的市场环境,必须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加快电动汽车市场化推进的步伐。


通过对现有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研究,发现分时租赁是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良好途径,法国巴黎的 Autolib 项目是一个发展相对成熟并且值得借鉴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下面将着重分析 Autolib 项目。



三、Autolib 项目分析


法国巴黎推出电动汽车租赁公共服务项目(Autolib),于 2011 年 12 月 5 日正式投入运营,由 Bollore 集团负责运营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该项目在启动初始,总共投入 250 辆电动汽车,并且在巴黎市及其 45 个周边小镇建成了 250 个租赁站点。巴黎市政府希望通过这种灵活、方便的自助式租车系统,来改变市民的驾驶习惯,说服民众放弃拥有个人车辆,达到节能减排、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的目的。


图 2  Autolib Logo


通过文献阅读和数据查找,发现 Autolib 项目每年的运营成本大概在 8000~10000 万欧元之间。以 2014 年为例,该项目的营业收入为 10770 万欧元,运营成本为 9230 万欧元,净利润约为 1090 万欧元②。根据以上数据,然后按照 5%③的折现率进行投资回报率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2015 年 Autolib 项目投资回报率


由表 2 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 2014 年已经实现收益,即在此时该项目实现了经营收入大于可变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短期内该项目有继续进行下去的经济意义,符合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在 2015 年,该项目的收益仍大于可变成本,且获得的收益是 2014 年的 3 倍。但是计算其投资回报率可以发现,在 2015 年其投资回报率为负值,为 - 44.78%。

 

根据表 2 中的数据及其反映的经济意义,为了推测其未来的利润情况,按照一定的方法将上面的数据延伸至 2018 年,具体的延伸依据是:从 2011 年到 2014 年,注册会员从零增加到大约 15 万人,在 2014 年,其收入为10770 万欧元。按照会员人数和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估算出 2015 年以后每一年会员人数和收入的变化情况,按照这种规律则得出表 3 所示的预计。


表 3  Autolib 项目 2016 ~ 2018 年会员人数预测

 

根据以上估算出的会员人数和收益的数据可以得到 2018 年的投资回报率数据,具体数据如表 4 所示。


表 4  Autolib 项目 2018 年投资回报率预测


由表 4 推算出,在保持现有发展速度的情况下,2018 年预计的投资回报率为 2.78%,为正值。此时,该项目不仅能够弥补可变成本,而且能够收回所有的固定成本等前期投入并产生收益,从投资者和企业家的角度来说该项目是有经济价值的。这一结果说明了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具有规模效应,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入巨大,资金回收期长。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可以消除消费者对于行驶里程的忧虑,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实现平均成本的持续下降。


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市场会越来越成熟,电动汽车的使用情况会越来越符合预期。因此,良好、有效的电动汽车推广和运营模式对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  Autolib 的数据分析验证了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模式具有盈利性,可以为电动汽车突破发展瓶颈期提供动力。



四、结论与建议


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既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又有利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除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其运营模式也应当引起注意。通过对其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对于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快速发展有赖于其租赁系统设计的完善、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法国 Autolib 项目的研究,验证了分时租赁的经济可行性。总结法国 Autolib 项目的发展经验,为我国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1. 结论


一般而言,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的形成主要包括确立运营主体、识别潜在消费者和整合关键资源等环节。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模式面临运营主体乏力、潜在消费者模糊和关键资源分散等问题。④通过以上对 Autolib 项目的分析研究,总结其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营商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Autolib 的运营商 Bollore 的运营能力强,不仅拥有先进的电池技术,可以独立设计电动汽车,而且能够为项目提供充电设施和系统平台的建设,所以 Bollore 可以对各部门进行很好的协调和控制。


运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对运营商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是一个考验,如果协调不好,不仅会影响到项目规模发展的速度,还会影响到顾客对产品的使用体验。

 

(2)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停车位、充电桩等站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障是开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的基础,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信心,从而接受程度不高。


因此分时租赁的盈利需要有足够的车辆投入规模和站点密度,只有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打消消费者的疑虑,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心、提高租赁的便利性、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率,而使用率是影响盈利的关键指标。


在站点建设方面,Autolib 项目值得借鉴。截至 2014 年底,该项目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入约 20 辆电动汽车,站点间距 400~500 m,可以使消费者在步行 6~8 min 的范围内找到一个租赁站点,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租赁的便利程度。



2. 建议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发展需要充分借助国家和地方关于推广电动汽车的相关政策,在发展前期通过示范和补贴项目,积极探索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和实践经验。⑤企业应该总结发展经验主动把握发展机会,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的努力来完善和发展分时租赁。

 


(1)整合关键资源


分时租赁是一个系统,需要从系统的角度,选择运营模式和方法,合理分配各项资源,达到运营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要想实现良好的运营,需要做好各项服务间的对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的运营需要借助必要的关键资源来实现,这就要求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积极整合关键资源。


例如,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可与支付宝、微信等运营商合作,增加消费者支付的便利性;租赁商还可与嘀嘀等运营商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获得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的便利性,还能够扩大潜在消费者数量。


(2)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本身投入巨大,给运营商带来一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合理选择也是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基础设施选择不合理,将会对后期运营和租赁使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在基础设施投入前进行充分的调研,以确保合理的建设和布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推广电动汽车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在汽车技术和市场实现突破的机遇。在借鉴别人的发展经验时需要扬长避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比如政策法规、管理文化、消费习惯等,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分时租赁的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注释与参考文献




编辑整理:厚势分析师盖布林

转载请注明来自厚势和厚势公号:iHoushi